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谁才是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一哥?
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和杭州市 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数据,截至2019年2月,在各城市中,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和杭州市,企业数量占全国比重分别为43.20%、14.90%、12.20%、7.20%。 北京研发优势明显,在软件平台、无人驾驶等领域领跑全国,企业重点集中在应用层领域 北京在人工智能政策方面优势明显。自 2016 年以来,北京发布多项相关政策文件以及服务措施,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率先发力,开展人工智能政策先行先试,提出对AI领军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政策,鼓励与硅谷等国际机构开展合作。2017年底,《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提出到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初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除了上述两大政策,北京还成立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北京研发优势明显,在软件平台、无人驾驶等领域领跑全国,企业重点集中在应用层领域,重点聚焦在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终端产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垂直应用领域。 上海市企业集中在应用层,产业以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自动驾驶为重点 2017年11月,上海市发布《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20年年和2030年的发展目标。2017年12月,上海市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推进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加快人工智能产品市场推广和应用,发布《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2018年9月17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办法”包含22条人才建设、数据开放与应用、产业协同、产业布局、政府引导及投融服务的政策支持。 上海市约64%的企业集中在应用层,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以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自动驾驶为重点,部分企业已拥有国内先进的计算机视觉、AI芯片制造等技术。 深圳作为广东省人工智能企业主要聚集地,创新创业活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 2016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全国数据应用先导区和大数据创业创新集聚区,抢占数据产业发展高地,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2018年3月,广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研究部署下一步科技创新工作,《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2030年)(征求意见稿)》以大会材料的形式出现在会场,并提出“成为国际领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典范之都和战略高地”的目标,根据规划广东将分“三步走”。2019年5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分别提出了到2020年和2023年的发展目标。 深圳作为广东省的人工智能企业主要聚集地,创新创业活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深圳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应用层的消费终端、智能家居、智慧医疗、自动驾驶、AR/VR等领域,技术层只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局部领域有所突破。 杭州以“城市大脑”应用为突破口,在智慧零售、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层面呈现聚集效应 浙江省制定了人才十二条政策,2017年7月发布《浙江省加快集聚人工智能人才十二条政策》,提出用五年的时间,集聚50位国际顶尖的人工智能人才、500位科技创业人才、1000位高端研发人才、10000名工程技术人员和10万名技术人才。2017年12月的《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22年,培育20家国内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形成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50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规模5000亿元以上,为浙江人工智能产业领先全国打下基础。2019年1月,《浙江省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超前系统布局,优化顶层设计,增强原创能力,务实核心基础,发展人工智能软硬件及智能终端产品,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完善公共支撑体系建设,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需求深度融合,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编辑:甘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