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风控的寻衅:团伙骗贷逾十亿 线上信贷如何反欺诈?
随着大数据风控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银行推出“纯线上信用贷款”。这类贷款,一般只需要通过搜集到的借款人信息,多维度给借款人画像,借助APP等线上渠道申请,几分钟就能给借款人提供数万元到数十万元额度不等的贷款。 这种便捷贷款品种的出现,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 近日,眉山市公安局查处了一个上百人的骗贷团伙,该团伙控制着133家公司账号,为6000多名从未有过贷款记录的“白户”缴纳公积金1.2亿,然后利用公积金缴纳记录,通过线上渠道向全国多家银行申请贷款,平均单人贷款额度高达20万-30万,最终给这些银行带来逾10亿元的坏账。 10月28日,眉山市公安局高新区(甘眉)园区分局专案组周警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长期跟踪,警方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且发现这个犯罪团伙已经盯上了企业“税票贷”。和个人信用贷相比,企业税票贷额度更大,一旦得逞,银行的损失也将更加惨重。 为了避免更大损失,今年4月份,警方就及时“收网”,首批抓获了24名犯罪嫌疑人。 周警官表示,这个上百人的团伙构建起了拥有8层级组织架构的严密体系,其中包括渠道掌控者、渠道组织者、渠道管理者、操作团队、垫资金主、洗钱团队、一般介绍人、贷款人,各层级之间相互不认识,被要求是单线联系,这也给侦破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名义贷款人,一般是居住在偏远山区,从未贷过款或者申请过信用卡的农民等为主,金主替其垫钱补交公积金后,通过手机申请个人信用贷款,完成审核等,几乎当天就能拿到20万-30余万贷款。但前7级渠道层层提取后,贷款人往往只能拿到数百元至数万元不等的资金,有些贷款人甚至一分钱都拿不到。 据悉,本案已经造成了银行大量个人贷款逾期,或将造成信贷资金重大损失,影响恶劣,系四川省最大规模的有组织的贷款诈骗案。
作为一起新型贷款诈骗案件,相关监管部门和银行已关注到其中的欺诈风险,目前已有部分银行暂停省内个人线上信贷产品。 (编辑:甘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