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采用树莓派4 集成GNOME 3.38
5. L3 高速缓存 L3 高速缓存通常是多个 CPU 核心共用的,位置比 L2 高速缓存距离 CPU 核心 更远,大小也会更大些,通常大小在几 MB 到几十 MB 不等,具体值根据 CPU 型号而定。 访问速度相对也比较慢一些,访问速度在 20~60个时钟周期。
在 Linux 系统,我们可以通过这条命令,查看 CPU 里的 L3 Cache 的容量大小: (1) 寄存器; (2) CPU Cache;
(3) 内存; (4) SSD/HDD 硬盘 1. 寄存器 最靠近 CPU 的控制单元和逻辑计算单元的存储器,就是寄存器了,它使用的材料速度也是最快的,因此价格也是最贵的,那么数量不能很多。 存储器的数量通常在几十到几百之间,每个寄存器可以用来存储一定的字节(byte)的数据。比如:
寄存器的访问速度非常快,一般要求在半个 CPU 时钟周期内完成读写,CPU 时钟周期跟 CPU 主频息息相关,比如 2 GHz 主频的 CPU,那么它的时钟周期就是 1/2G,也就是 0.5ns(纳秒)。 CPU 处理一条指令的时候,除了读写寄存器,还需要解码指令、控制指令执行和计算。如果寄存器的速度太慢,则会拉长指令的处理周期,从而给用户的感觉,就是电脑「很慢」。 2. CPU Cache CPU Cache 用的是一种叫 S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储器) 的芯片。 SRAM 之所以叫「静态」存储器,是因为只要有电,数据就可以保持存在,而一旦断电,数据就会丢失了。 在 SRAM 里面,一个 bit 的数据,通常需要 6 个晶体管,所以 SRAM 的存储密度不高,同样的物理空间下,能存储的数据是有限的,不过也因为 SRAM 的电路简单,所以访问速度非常快。
CPU 的高速缓存,通常可以分为 L1、L2、L3 这样的三层高速缓存,也称为一级缓存、二次缓存、三次缓存。 Zajac:我认为自动化技术是关键,因为人类可能会犯错误。因此,可以执行越多的自动化操作并放入模板中,对数据进行整理,那么将获得更高的安全性。 Dufour:但关键的是,根据人们所遭遇的网络攻击类型,数据泄露是一回事,更多遇到的是勒索软件问题,而网络攻击者可以通过勒索软件获取数据和信息而获利。用户获得保护的最好方法就是确保得到良好的安全支持。备份是网络安全的基石,这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意识到和关注的事情。 端点安全和云安全的未来 Zajac:我认为,安全将与网络和互联网流量有关。企业需要阻止恶意流量,这将是最重要的事情。企业还要保护自己的网络,不仅采用防火墙和内部网络,还要对其进行检查,并为查看端点设备本身的流量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Dufour:因此,我认为需要采用某种类型的端点解决方案,以免受网络钓鱼文件和其他内容的侵害。我完全同意Jamie的观点,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基于网络的安全态势,这样能够检测到传输中的威胁,其中包括文件传输、网络钓鱼,以及数据提取之类的威胁。网络安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几乎不可能在所有类型的移动设备和所有物联网设备上安装端点解决方案,因为网络才是网络攻击者的目标。 (编辑:甘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