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动了我们打车的费用?
解释一下究竟什么是大数据“杀熟”!杀熟很好了解,指的就是对你较为熟悉的人,利用你觉得熟人之间好办事,能够以较低价格来购买产品的心理,狠狠地宰你一刀。往往商品不会低于市场均价,甚至还会高出一定的价格。 如果给杀熟披上科技的外衣,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形呢?任何一款网约车平台都会给用户进行画像,您使用的手机机型、价格区间,常用的打车时段、打车频率,出行距离等(并不局限于这些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对每一位用户进行综合分析,用户在平台的眼中变得更加立体。例如您手机的机型与价格,便能够推算出您大概的收入情况,经常使用的打车地点便能够分析出您大概的居住位置等。 大数据分析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商家精准定位,坏处是这些信息很可能成为商家对用户杀熟的利器。究竟网约车平台会不会使用大数据“杀熟”呢?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孙金云副教授针对于这个事情做了专门报告,从而肯定了这个问题。为了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孙金云团队分别在5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花费5万元,进行了800多次的测试。 本次调查共计样本821个,分别以不同距离、工作日以及节假日、晚高峰和闲时进行采样。其中苹果手机占比三分之一,安卓手机占比为三分之二。通过实际的测试结果显示,苹果手机相对于安卓手机而言,支付的费用要更高一些。平台的一些优惠力度对于苹果手机用户也并不友好,例如苹果手机用户一次打车结束之后能够平均获得2.07元的优惠,安卓手机用户的平均优惠是4.12元。 曾经有消费者针对该问题询问过平台,平台给出的回复是个人感觉活着是判断上的失误,并没有承认平台方利用大数据“杀熟”的问题。 虽说网约车平台有此问题,但是对比出租车来说依然具有较大的优势,这也是平台敢如此大胆的原因。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将这种问题降至最低呢?
竞争才能够带动行业改掉陋习,快速发展。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一家网约车平台吊死,可以多下载几个平台,随机选择不同平台的网约车出行。至于手机方面, (编辑:甘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